
熱點文章
2017年暑期全國高職高專師資培訓學習情況匯報——寇明赟
2017年暑期,經學院領導批準,本人有幸參加了在青島職業技術學院舉辦的“高職教師教學能力提升”培訓學習,在培訓過程中得以與來自全國各地的高職教師一起學習,一起討論,互相交流,受益匪淺。在培訓過程中,收獲了先進的教學方法,積累了更多的教學經驗,現將學習體會做以總結。
一、高職院?,F代學徒制教學模式
根據青島職業技術學院教務處處長兼應用技術學院院長李占軍介紹的情況,青島市計劃到2020年,實現全市參與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的職業院校達到80%,參與試點企業超過300家,職業院校學生就業的專業對口率達到70%,學生雙證率達到100%,現代學徒制將按照“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廠、畢業即就業、校企聯合培養”要求,校企共同實施一體化招生。
(一)當前高職教育模式下存在的教學問題
在實際實施非學徒制常規教育時,高職院校往往面臨一些實際問題,一是學徒制教育中,學校和企業是學生技能培養和素質培養的共同主體,但是在建設培養過程中,卻常常遇到“校熱企冷”的情況,經常遇到企業對待合作態度冷淡、不愿意積極配合,不愿意在合作項目上建立穩定專門的投資渠道,尤其是在軟件投資上不重視,在實習過程中以企業利益為主安排實習而不是以學生培養為主安排,這就造成了企業培養和學校教育之間的脫節;二是培養中高級技術技能人才較為困難,現代企業為了適應殘酷的市場競爭,都在不斷的轉型升級、快速發展,這要求畢業生的質量要達到一個相當的水平,對學生的動手能力、操作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都有一定要求,而學校以教育為主,對新技術的運用和發展沒有緊迫的要求,使學校的人才培養內容落后于企業的市場技術運用;三是學校在專業學科建設中注重的是知識體系的通用性和廣泛性,以涵蓋盡量多的就業方向,而企業注重的是具體到某個科室、某個工段、甚至某個工位的工作人員需要掌握的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這就使得專業是否對口的問題日漸凸顯;四是由于學校受到資金短缺、設備管理不善、教學管理機制和實訓指導教師水平的限制,學生動手能力相對較差,不能快速進入職業角色,仍需企業進行二次培訓。綜上所述,學徒制教育模式對當前職業教育進一步深化改革、提高教學質量有著重要研究意義。
(二)學徒制教育模式教學過程和教育內容
現代學徒制教育模式的教學過程,既有職業院校的教學過程,更多的是企業工作情景下的“工作過程”。職業院校教育實訓活動、教學做一體化的學習活動、實踐活動等有關提高學生技術技能的活動,都和實際工作情景相脫離,培養的人才和企業需要的人才脫節,因此單純的職業院校教育模式無法完成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只有采取現代學徒制教育模式才能更好的實現這一目標。校企合作和工學結合是現在學徒制的核心,企業參與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全過程,通過校企合作實現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培養的人才符合企業要求,滿足企業的需要。現代學徒制深化了職業教育的校企合作,拓展了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途徑,實現了產教融合、工學結合,徒弟在做中學,師傅在產中教,把提高職業技能和培養職業精神高度融合,培養了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實踐能力、創新精神。
現代學徒制教育模式下的教育內容,包括職業教育的知識學習和素質培養,更重要的是企業生產過程中的技術技能的訓練。師傅承擔學生崗位技術技能訓練任務,教師承擔學生系統知識學習的任務?,F代學徒制教育模式下培養方案由校企合作研制的,課程教材開發由教育專家和企業行業專家共同開發編寫的,企業參與培養方案研制和課程開發編寫使得培養人才的標準更接近職業標準,培養人才的規格更能體現企業需求,學生達到的結果要獲取職業資格,師徒良好關系的建立有利于徒弟的終身學習,因此現代學徒制實現了教育內容與職業標準的對接,專業設置與產業需要的對接,畢業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對接,職業教育與終身教育對接,實現了素質教育,提高了人才質量。
(三)學徒制教育模式的思考
???? 目前,對于現代學徒制教育模式的建立和維持,不能單獨依靠學校一家來進行,否則就會形成“剃頭挑子一頭熱的”現象,需要建立起長效、穩定的保障機制。首先,政府機構應當起到主導作用,建立轉向機構,出臺相關政策文件,確保學徒制教育模式能夠在學校、企業同步貫徹落實;其次,在建設學徒制教育模式的時候應該以項目為主導,加以項目資金扶持,為建設提供切實保障;最后就是要考慮到企業的生產經營實際,由企業承接建設項目,增強企業在教育項目建設中的作用,加大企業參與學徒制教育模式建設的深度,使企業在學徒制教育模式中受益,提高企業建設積極性。以我院護理系為例,可以以附屬醫院為試點,以一到兩個班為定向培養班,通過建立協作培養組的方式,將附屬醫院的各科室在職人員引進培養小組,參與學徒制教育模式培養的計劃、監督、實施和考核等各個環節,并加以臨床實踐,做到招生即招工,入學即就業,比起之前單純的臨床實習環節,加強了學生專業實踐能力的培養,更具有專業針對性和招生就業競爭力。
二、項目教學法
(一)項目教學法介紹
青島職業技術學院旅游學院孫孌副教授指出,項目教學是師生通過共同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工作而進行的教學活動,結合了能力本位培養和學科本位培養目標。項目教學法的優勢在于解決了學生不愛學習的問題,既關注了學生的職業能力,也關注了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在職業教育中,項目常常是指以生產一件具體的、具有實際應用價值的產品為目的的任務,有時也表現為方案設計等其他形式,其具備的基本特征為完整性、真實性、典型性、發展性。
項目教學法的理論基礎有三點,一是通過行為主義導向,可以建立學生的任務技能觀;二是通過整體主義導向,可以建立學生的關鍵技能觀;三是通過建構主義導向,建立學生的整合技能觀,包括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的整合。因此,項目教學法培養模式下學生能力的提高,要求學生具備完成任務的態度、潛在的知識體系和專業技能的訓練。
在高職教育中,我們研究的項目教學模式中的項目是指專業下的項目,以項目為主導課程從以下幾個體系構建:
人才培養定位????? 職業能力分析 職業能力體系 工具課、核心課、非核心課課程體系
??? 項目課程體系構建完成后,開始實施項目。首先教學教師角色轉變教練型教師:相信學生是OK的,對學生充分信賴、學生有能力做出改變、以目標激發學生的動力、所有的一切都是學習等。其次開始項目操作:過程設計(how to do)、教師(how to teach)、學生(how to learn)。具體可劃分為6個階段,也是我們常說的6步法,即“資訊、計劃、決策、實施、檢查、評價”。學生以6~8人組成項目團隊,在老師的帶領下按計劃有序進行項目實施
(二)開展項目教學的意義
項目教學改變了以往學生被動接受的學習方式,創造條件讓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去探索和償試。在項目教學中,從信息的收集、計劃的制定、方案的選擇、目標的實施、信息的反饋到成果的評價,學生參與整個過程的每個環節,成為活動中的主人。在教師創設的條件下,學習成為學生的自主行為,學生獨立或以小組形式自主完成一項典型的工作任務,并在完成過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提高能力,教師則成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咨詢者?!皬淖鲋袑W”是職業教育區別于普通教育的根本特征所在,也是學生形成自己的經驗的根本途徑,通過由教師設置的虛擬情景或任務項目,在教師指導學生實際操作訓練中,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經驗,兼顧了生產性經驗和學習性經驗的獲得,這正是職業教育課程的基本目標。
根據工作實踐中真實任務設計所形成的項目課程,有利于學生對工作崗位任務的真實性、整體性的理解,有利于實現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一體化,有利于實現職業技能訓練和職業行為養成的一體化,有利于促進學生獨立工作和合作學習的一體化,有利于促進教學相長、師生互動,使教師成為學生學習過程的策劃者、組織者和咨詢者,真正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提高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
?
本次培訓活動,還有范德輝教授講授的《高職院校信息建設與信息化教學研究》 、關革強教授講授的《生涯規劃與能力提升的思考》及吳海霞教授的《微課的應用與錄制》等課程,這些課程給了我很大的幫助和啟發,也讓我接觸到了其他學校先進的教學理念、教學思維和教學方法,體會到了我們在教學上與發達地區職業教育學院的差距,增長了新知識,開闊了新視野,深入理解了職業教育的內涵和發展方向,對于今后的工作受益匪淺。
- 上一篇:發揮護理專業特色 為社區居民健康護航---護理專業服務社會工作綜述[ 10-24 ]
- 下一篇:2017年暑期全國高職高專師資培訓學習情況匯報——張兆玉[ 10-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