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學徒制是將傳統的學徒培訓與現代學校教育相結合的一種企業與學校共同合作、雙元育人的職業教育制度。現代學徒制有哪些成熟的模式可供借鑒?我國現代學徒制的實踐現狀如何?如何結合中國國情合理選擇現代學徒制模式?
現代學徒制的國際經驗
國際上現代學徒制比較成熟的模式主要集中在幾個經濟發達國家,典型模式包括德國“雙元制”、英國“三明治”、澳大利亞“新學徒制”、美國“合作教育”及日本“產學合作”等。
德國“雙元制”模式。這是現代學徒制的國際典范,是由企業和職業學校按照企業人才需求,“雙元”聯合培養、共同組織教學和崗位培訓的制度。它的最大特點是企業本位,學徒一般每周1至2天依據教育主管部門制定的“框架教學計劃”在校學習理論,3至4天依據行業組織制定的全國統一的“職業培訓條例”在企業學習專業技能。
英國“三明治”模式。這種模式是學校或培訓機構自制教學計劃,學徒以“學習—實踐—學習”產學結合模式實施教學的制度。它是國家主導的學徒制模式,分為中級、高級與高等學徒制三種級別,學徒采用一段時間在校學習,一段時間在企業實習,工讀交替的機制。
澳大利亞“新學徒制”模式。這種模式是國家統一制定資格框架、質量框架及培訓包,行業或企業增設特色內容,企業與學校共同合作來完成教學任務的制度。它的最大特點是以政府與企業為本,學徒80%的時間在行業或企業的工作場所學習,只有20%的時間是在學校學習。
美國“合作教育”模式。這種模式是把課堂學習與生產中的工作經驗學習相結合的一種結構性教育策略。它的最大特點是以工作為本,從學徒將要從事職業的崗位能力出發,確定能力目標,而能力目標由若干個子目標構成,并由若干個企業承擔培訓工作,培訓課程專業性與實用性并重。
日本的“產學合作”模式。這種模式充分利用學校、企業及科研單位等多種教學環境和教學資源,把以課堂傳授知識為主的學校教育與以獲取直接經驗、實踐能力為主的生產、科研實踐有機結合。它的主要特點是政府全面主導、企業為主體,企業為學校提供資金、人員與實習崗位,學校則根據企業發展要求,有針對性地為企業培養對口人才。
上述五種比較成熟的現代學徒制模式中,除了德國“雙元制”與美國“合作教育”現代學徒制模式是企業或工作本位以外,其他幾種模式都突出了政府在現代學徒制中的主導地位。
現代學徒制的中國實踐
2014年9月,教育部出臺了《關于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的意見》,遴選了165家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在全國層面啟動了現代學徒制的探索工作,逐步形成了幾種較有代表性的現代學徒制模式。
院校—企業合作模式。由院校與單一企業合作開展的現代學徒制模式,受到單一企業規模、主導產品的市場生命力等要素制約。此類合作案例眾多,通常跨國企業或大型企業的合作比較穩定,小型企業的合作則具有較大風險。
院校—園區合作模式。由院校與產業園區或工業園區開展的現代學徒制模式,依托產業園區或工業園區力量,校企開展合作。如江蘇省太倉市德資企業產業園區與太倉中等專業學校的合作案例。
院校—行業合作模式。由院校與行業協會合作開展的現代學徒制模式,依托行業協會平臺,行業內企業與職業院校開展合作。如浙江省平湖市服裝協會和化工協會與平湖市職業中等專業學校的服裝、化工專業的合作案例。
院校—集團合作模式。由眾多院校與企業或職教集團合作開展的現代學徒制模式,依托企業或職教集團平臺,集團內企業與院校開展合作。如上海大眾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與上海大眾工業學校、國家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浙江省嘉興市欣禾職教集團的現代學徒制合作案例。
院校—聯盟合作模式。由眾多職業院校與行業企業組建的職教聯盟開展的現代學徒制模式,依托職教聯盟平臺,聯盟企業與院校通過強強聯手開展現代學徒制合作。如安徽省、山東省去年推出的現代學徒制試點聯盟等合作案例。
另外,在國家重振“工匠精神”號召下,也出現了一些“院校—大師”合作的現代學徒制模式。它主要是在以民間美術、傳統手工藝、傳統醫學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及行業拔尖技能人才命名的各類技能大師工作室內開展的現代學徒制模式。
現代學徒制的中國選擇
從我國現代學徒制辦學主體上看,“院校—大師”與“院校—企業”大多以院校為主體,“院校—行業”“院校—園區”“院校—集團”大多以企業為主體,“院校—園區”“院校—集團”“院校—聯盟”大多得到政府支持;從我國現代學徒制的運行機制上看,雖然“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知行合一”已成為現代學徒制的辦學理念,但具有國家特色的現代學徒制運行機制尚未形成。
在國家尚未出臺現代學徒制條例的情況下,職業院校只能根據不同的現代學徒制合作對象,選擇相應的合作模式,并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創新以尋求突破。從整體上看,我國現代學徒制模式的選擇呈現出國外模式借鑒消化與國內模式自主創新并存的局面,各種模式相互交錯、相互融合,因而只能是一種混合模式。
中國制造實施“走出去”戰略需要現代學徒制的中國品牌保駕護航。值得欣喜的是,國家已把職業教育放到了實現“一帶一路”“中國制造2025”戰略極其重要的地位。因此,我們堅信,通過職業教育體制改革與機制創新,一定能逐步建立起“政府主導、行業指導、校企主體、產教融合”的辦學體制,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學徒制中國品牌。(作者:范家柱,作者單位:浙江省嘉興市職業教育教研室)